Forum Draco&Mates Strona Główna

北京不适合

 
Napisz nowy temat   Odpowiedz do tematu    Forum Draco&Mates Strona Główna -> Regulamin
Zobacz poprzedni temat :: Zobacz następny temat  
Autor Wiadomość
dusong44
drugoklasista



Dołączył: 21 Lut 2011
Posty: 180
Przeczytał: 0 tematów

Ostrzeżeń: 0/7
Skąd: England

PostWysłany: Sob 12:55, 14 Maj 2011    Temat postu: 北京不适合

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的北京,现在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,到处都是人,这里每天流动人口超过1个亿,常住人口至少4000万,每年还有超过3亿的旅客。走出家门,哪哪都是人。在北京生活,出门上班来回4个小时算少的,这还是地铁的时间,要是开车上马路,北京高峰期一来,车堵得那叫稀里哗啦的,您想哭都没有地方诉苦。
  所以我就有了一个问题,如此喧哗的北京,到底是不适合作为首都?  
  做为一个国家的首都,人口问题无可厚非,做为一个国家的都城,北京除了人多外还有三个很大的问题。
 1:地理问题 
  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翻译过来就是,孔子说:“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,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,所有的星辰都要围绕着它。” 
  对于一个国家的首都而言,地理一定要居中,正统的汉人王朝是不屑要今天的青海,新疆,西藏,蒙古,东三省这些土地的。要知道,上述这些地方在中国历史上,除了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外,历朝历代只存在名义上的隶属关系,实际上它们不再中国的有效管辖范围之内(有图为证,见我博客[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])。如果从这个方面考虑,古代的洛阳,西安才是首选,他们位于中国的中央,北京的地理位置太偏向北面了,不利于帝国对西南、沿海地区的统治。
  实际上清王朝定都北京后,这些地方的统治薄弱化就尤为突出,先是西南三省爆发了三藩之乱,未来沿海城市又要遭受帝国主义入侵。
  而且中国自古就是“有海无防”,中国古代一直对海洋的认识不够,北京离海岸线太近,英法联军,八国联军只要从天津登陆,他们就能很快的攻陷北京,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果这么容易被敌人攻陷,对于这个国家绝对是致命的。 
  结论:通过地理考察,北京不适合建都
  2:粮食问题  
  孔子说过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”,没有上述三点这个国家就会灭亡,这三点当中粮食问题更是至关重要。正所谓: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,士兵不是机器人,三天不吃饭他们就会崩溃,仗也没法打,可是北京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:没粮。 
  相比较咸阳的“八百里秦川”,南京的长江鱼米之乡,北京周围一个产粮重地也没有。即使有,也就能供应一个中级的城市,要想供应这么大的北京城所有人的吃住饮食,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
  为了解决北京的吃饭问题,北京自古就有两条运粮道路。
  第一条是京杭大运河,由一代“顽主”隋炀帝修建而成,这条运河可以将粮食从南方江苏、浙江两地运到山东、天津,在从天津走通惠河运到北京通州,在通州这里卸货改走陆路,全部粮草走北京朝阳门运进北京城,这就是古代所谓的漕运。 
  另一条是走海路,船只沿海进入渤海湾再运到天津,从天津卸货由京津塘高速公路运到北京,这也是现在最常用的路。 
  不管走那条路,都得经过天津,所以只要控制了天津,北京立刻断粮。所以天津对于北京尤为重要,只是在鸦片战争之前没有人注意到。 
  咱们看看攻陷北京历史案例,朱元璋和毛主席是如何表现的。 
  朱元璋北伐是这样攻陷元大都的(元朝的北京叫大都),当时朱元璋派徐达,常遇春兵分两路。一路攻击山东,另一路攻击河南。山东是北京的屏障,攻陷山东则北京震惊,必定军心不稳;河南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华夏中原”,这个省地理位置四通八达,人口资源雄厚,攻陷河南则元朝就无兵可用。分别攻陷这两个省后,两路大军在合围元大都,朱元璋这才一举攻陷北京。 
  时光飞逝,咱们在看看中国一代伟人毛主席是如何攻陷北京的。1949年(民国三十八年)1月,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5个纵队22个师共34万人攻击天津,用了10天时间夺取了这座城市。
  天津一失陷,傅作义镇守的北京立刻没了粮。他根本守不住,只能干促成北京和平解放,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,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之类的事。 
  要知道,这个世上绝对没有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的美事,要不是毛主席攻陷天津断了傅作义的粮道,傅作义估计还不投降呢。从攻陷天津这步棋来看,毛主席攻陷北京走了一条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人走过的路,他真是用兵如神,鬼才也。
  这两人的比较,毛主席除了用兵打仗要比朱元璋强以外,其他的方面也绝不落后。
  对了,为了应付粮食问题,现在北京还有第三条运粮食通道,2001年全线建成通车的八达岭高速公路。有了这条公路,不仅方便了从蒙古运送牛羊肉,还方便了北京的旅游,从此去北京的十三陵,长城就会变得很方便。 
  但这条公路也有弊端,它天天堵车,而且每天都要堵得不亦乐乎,特别是节假日。还记得今年的扫墓我们就给堵里面了,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,最后整整走了10个小时,现在想想就是一场恶梦。当然这还不是最狠的,去年十一黄金周的时候。我们一个导游同事晚上24点给我打电话,电话里都欲哭无泪:上午10点玩完长城向昌平县城返,40分钟的车程堵了14个小时,我的天呀。
  至少我认为,这条八达岭高速公路修好了也不是好事,如果再有满洲入侵中原的事情,皇太极也不用费劲攻击“宁锦防线”了,也不用借到从蒙古入侵,他可以直接选择这条高速公路,又快又平,还不用跋山涉水,多爽。
  结论:北京缺少粮食,根本不适合建都。
  在北京地理、防御极其失利的条件下,如果还有能够吸引统治者建都的理由,恐怕只有能让统治者留恋往返,乐不思蜀的壮观风景了。
  3:气候美景问提 
  在这个方面,北京只能打0分。 
  来过北京旅游的人都知道,北京旅游有一个顺口溜:“上车睡觉,下车看庙,一到景点就拍照,回家后什么都不知道。”北京没有自然景观,全是人为景观,景色美不美,全屏导游一张嘴,所以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,北京的故宫就是一堆房子。而且北京的气候也不行。 
  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,春秋两季短,夏天炎热多雨,冬天寒冷干燥,而且还多发沙尘暴。 
  北京的夏天地表温度可以煮熟鸡蛋、摊个煎饼都没问题。暴晒的阳光配合紫外线可以重创所有人的皮肤,闷热的环境就连皇帝也受不了。所以一到夏天,清朝的皇帝们就携家带口的往承德避暑山庄跑,明朝的皇帝倒是也想跑,但是受大臣的制约,他们跑不了,只能忍着。
  北京的冬天更是寒冷而漫长,北京的冬天不像济南的冬天那样温晴,而是寒气逼人、寒风凛冽。现在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,北京10月份还能够穿很少的衣服,要是20年前,十月份的时候就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,刚刚立冬不到一个星期,寒意就迫不及待的来临。
  每天早上太阳也犯懒,丫躲在被窝里就是不愿出来,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寒气和凛冽的寒风,这可坑苦了早起的上班族和上学族的我们。
  中午太阳虽然升高了,但耀眼的阳光一点也不存在,它活像一个滚圆的蛋黄,高高吊挂在天上,除了影响人的食欲外没有任何作用,让人一点儿也不觉得暖和。 
  如果刮起了风就更糟糕了,凛冽的北风开始摇撼着北京,仿佛要把整个大地翻个个似的。北风就像刀子似的猛刮,整天刮个不停,用嘶哑、放肆、粗野的喉咙一声高过一声地吼叫着,发出尖厉的声音,撕裂你脸上的皮肤,吹得你人老珠黄,未老先衰。这就是北京冬天的真实写照。
    
  结论:北京的天气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,更别提建都了。
  但是人们就在北京建都了,虽然北京有无数的弊端,[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],但是北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,北京北连朔漠,南控江淮,地理位置优越,而且这里是华北平原的门户,也是整个中国的保障。 
  众所周知,北京的北面有两条山脉,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,这两条山脉就像母亲的手臂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华北大平原,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也是以这两条山脉为基点修建的,一旦我们的对手,那些边疆塞外的游牧民族攻破了长城,整个华北平原就将无险可守,他们的部队将纵横天下。由于这些游牧民族的主要部队是骑兵,而我们中原正统王朝的部队是步兵,这就意味着,我们将在千里平原上,真正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,去抵御对手骑兵的攻击,这不是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,而是嫌自己活的太长。 
  除了长城,华北平原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寄托,更不要去指望黄河,那条破河天天发水灾不说,冬天还会结冰,那些游牧民族骑着马,滑着“冰啪啪”的就过来了。 
  北宋就是没有长城的保护,最才会被敌人那么欺负,最终亡了国。所以一旦长城被攻陷,中国只能以长江为起点,重新构成第二条防线,这也就构成了南北两个中国的格局,不管是三国争霸,还是南北两朝,北宋南宋皆如此,还有国共两党单挑。
  对于长城而言,只有北京才能够提供它所需要的各种物资,所以北京对于中国而言,它更像是一个军事根据地,而不像是一个首都。
  实际上北京一直在古代也就是军事根据地的概念,由于长城外面就是敌国的土地,所以对于中国正统的汉人王朝而言,他们都把北京的防护视为重中之重,历朝历代都把最强的猛将派到这里。
  秦始皇命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在这里北击匈奴。 
  汉朝的李广在这里留下来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渡阴山”的壮举。
  三国时曹操派第一猛将“独眼将军”夏侯惇镇守这里。  
  隋炀帝以这里为终点修筑京杭大运河,开始调兵遣将出征高丽。唐初的时候,“白袍将军”薛仁贵在这里留下一段千古佳话。 
  唐末的时候,北京终于出事了,镇守这里的正是安禄山,这个胖子发动了为期8年的“安史之乱”,虽然这场叛乱最终被平息,但大唐从此由盛转衰,更为地方割据势力提供了条件。 
  公元936年,唐朝灭亡后,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敬献“燕云十六州”于契丹,导致中原北部天然屏障尽丢,至此中原就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。以后燕云十六州更是成为辽南下掠夺中原的基地,贻害长达400年。  
  辽国怕中原王朝在抢回长城,为了更好的管理这里,他们把北京(当时叫幽州)设为辽国五个京城之一,为南京幽都府。这也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,但此时的北京还是一个陪都,还不是一个帝国真正的首都。  
 公元1125年辽国被金国所灭,金国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,也为了方便南下伐宋,就正式迁都北京,建造金中都城,北京从这一刻起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。
  随后元朝统一了天下,他们还把北京作为都城,只是将原来金朝的中都付之一炬,在北京的北面另辟新城,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元大都。元大都是中国特有的“井”字形街道,街道左右及其对称。直到现在,北京仍久保留着元大都时期的格局。可以说,元大都城的街道布局,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。  
  公元1368年,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,明王朝建立了,同年,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徐达攻陷北京,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北逃。当时朱元璋也没有打算把北京当做都城,明朝建国时的首都是现在的南京。  
  但是北京有长城,这个地方异常重要,为了国家稳定,朱元璋就派自己的大将徐达镇守这里。随着时间的延长,晚年的朱元璋越来越害怕自己死后,这些功臣会变成安禄山,史思明去造反,动摇他大明的天下。从此朱元璋就天天怀疑功臣、动不动就捕风捉影。最后朱元璋痛下杀手,他把自己的这些手下全部送入到了地狱。  
  能征善战的猛将没有了,蒙古残存的势力还在,北京还是需要猛将去镇守的,派谁去镇守这里呢?   
  苦思冥想数天后,朱元璋想了一个自认为“非常好”的办法,我派自己的儿子去镇守这里,血浓于水,儿子再不是也不会造反。镇守北京的就是朱元璋最能干的儿子,四子燕王朱棣  
  朱棣也没有“辜负”老爹的期望,在朱元璋死后,他仅给老爹守了一个月的孝就发动叛乱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,这段历史大家比我熟,我就不说了,朱棣最后打跑了侄子朱允炆,自己在南京当上了皇帝。  
  当上皇帝的朱棣很头疼,由于自己南下,北方无人防守,北京几乎成为防守真空带,必须派一员猛将去镇守,可是派谁呢?  
  大将肯定是不行的,为了防止安禄山事件的再次发生,老爹朱元璋时期就做了表率,自己的儿子们呢?我自己就是一个榜样,为了权力和金钱,儿子不造反那都是新鲜事。对于朱棣而言,派谁镇守北京可真是一道难题。  
  苦思冥想数天后,朱棣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,他召集群臣开会,表达了自己的意见——迁都、“天子守国门”。仅此而已。
  此言一出,群臣强烈反对,但不管大家如何反对,朱棣是铁了心要迁都的。因为朱棣长于北方,他讨厌南方闷热潮湿的环境,也更喜欢北方清淡的美食。更主要的是,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“打架”皇帝,小家碧玉,风景秀美的景色不是他的最爱,金戈铁马,剑舞狂沙才是他的最终目标。  
  我们要永远记住,如果没有永乐十九年(1421)正月朱棣那道正式的迁都令,北京城也不可能有令日世界瞩目的帝京气象。  
  但是迁都是漫长而艰辛的,从朱棣颁布这道命令开始,他就没有听到过同意的声音,大臣们的反对声天天不绝于耳。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事,让朱棣非常恼火。 
  永乐十九年旧历四月的一天深夜,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,阵阵惊雷击中了刚刚新修成的三大殿:奉天丶华盖丶谨身,(也就是后来改了名字,清朝的太和,中和,保和这三大殿)这三座大殿立刻因雷击起火,转眼化为灰烬。  
 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,“天人合一”是被强调到了绝对的地步。地震丶灾害丶雷击等各种自然灾害,都会被看成是执政者的失误。三大殿失火是一次“上天示警”,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。朱棣心中顿时升起不祥之感,鉴于此,朱棣立刻下诏求言。也就是说,他希望朝野明智之士为他找出雷击三大殿的原因。
  很快就有人回应了朱棣的请求,礼部主事萧仪的奏本送到了御前。这位六品官员(相当于今天的司局级)认为: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缘故,把国都从南京迁来北京,不但诸事不便,就连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。这是大不敬的事,所以宝殿挨了雷劈。
  朱棣看过奏本后异常震怒,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,完全是蓄意诽谤。因此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作出了决定: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进北镇抚司大牢,不作任何审讯,就以“谤君之罪”处以极刑。
  判决一出,朱棣捅了马蜂窝了。大臣们本来多数就不同意搬迁,萧主事只是表示了我们的心声,况且他也罪不至死,这要是杀了就没有王法了。大家立刻全体上书,为萧仪求情,强烈要求回迁南京。为正所谓法不责众,你朱棣有本事就把我们全杀了,我们身体是小,毁了皇帝的名声是大,看你朱棣如何维持自己的名节。 
  事实证明,这帮官员太小看朱棣了。朱棣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反对派放在眼里,他只是说道:“既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迁都,但还是有官员支持迁都的,迁都是好是坏,咱们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,让双方各抒己见,我在定夺。”
  四月正是清明节前后,辩论那天还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在午门外的广场上,大臣分跪两边,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,而朱棣只是坐在城门上喝着茶,吃着水果看着,这样争论了一天,双方没有分出个胜负。大家个个都淋得跟落汤鸡似的,但都不觉得尴尬,也不觉得侮辱。反而斗志昂扬,大家强烈请求皇帝明天准许继续辩论。对于这件事,朱棣准奏。 
  第二天大家再来午门下跪辩论,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,而朱棣依旧在城门上不愠不火地看着。大臣们依旧冒雨下跪,不依不饶地争论着,这种滑稽而搞笑的场面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就这样又过了一天。看着面红耳赤,气喘吁吁的大臣,朱棣当即表示,今天辩论不分胜负,明天继续。 
  第三天,朱棣早早的来到午门上,他准备继续看好戏,结果等了半天,正经人没看见一个,倒是看见了一堆请教条。这也难怪,四五十岁的人淋着雨打了两天嘴架,不死也得减几年寿命,朱棣这招太损了,从此以后,一直到朱棣逝世,都没有人在提出过迁都的意见。 
  朱棣死后,迁都的议程又被提上了桌面,原因是新的皇帝,仁宗皇帝朱高炽跟他老爸不和,他也不喜欢北京,他更向往搬回南京。 
  此言一出,群臣欢呼跳跃,这些人原本就是南京的官员,如果不是朱棣的“绑架”,他们绝对不会来北京,他们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了。当听到朱高炽的决定后,大家立刻回家开始收拾行李。 
  正当群臣收拾行李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:南京地震了。  
  这种事件非同一般,对于满脑子全是“天人合一” “上天示警”这些大臣来说,南京地震无疑就是一次警告,如果我们不赶紧停止回迁南京的事情,后果不堪设想,从那以后,群臣再也不敢提回迁南京的事情,有些胆小的官员还打起了退堂鼓。 
  但朱高炽不打算放弃,他告诉群臣,南京地震只是巧合,除非自己死了,否则回迁南京之事绝不动摇,今年地震没事,我们明年再搬。  
  有的时候人必须信“命”,很多事情不是人类的科技能够解释的。 
  明年再搬,朱高炽同志你没有机会了,因为你在位的时间就一年。南京地震的同年,明仁宗朱高炽皇帝驾崩,他到死也没有回到南京,就这样带着满身的遗憾进了十三陵的献陵,作为首都的北京也躲过了最大的危机。 
  朱高炽死后,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即位,朱瞻基自小以爷爷朱棣为榜样,处处以小朱棣自居,他也跟朱棣一样喜欢北京。于是朱瞻基更改了父亲的旨意,作出了暂不迁都的决定。一个“暂”字也就是给父皇一个面子,其实宣宗朱瞻基压根儿就没提过迁都的事。从那以后,北京就正式成为了明朝的首都,一直到明朝灭亡。 
  明朝灭亡后,清朝入主中原,爱新觉罗一族一直垂帘于故宫的美色,他们都舍不得拆掉故宫,也忘记了新朝拆掉旧朝宫殿这一个优良传统,就高高兴兴的搬进了紫禁城,北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国的首都。 
  清王朝以后的事情大家比我熟,我就不说了,反正北京就这样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,经过了辽、金、元、清五代的建设,有一个军事根据地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,中华人们共和国的首都,并且还将继续这样下去,来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。
  欢迎各位来到这个痛并快乐的城市:北京。 
  只要你有梦想,坚定不移的走下去,在北京就一定可以实现。


Post został pochwalony 0 razy
Powrót do góry
Zobacz profil autora
Wyświetl posty z ostatnich:   
Napisz nowy temat   Odpowiedz do tematu    Forum Draco&Mates Strona Główna -> Regulamin Wszystkie czasy w strefie CET (Europa)
Strona 1 z 1

 
Skocz do:  
Możesz pisać nowe tematy
Możesz odpowiadać w tematach
Nie możesz zmieniać swoich postów
Nie możesz usuwać swoich postów
Nie możesz głosować w ankietach


fora.pl - załóż własne forum dyskusyjne za darmo
Powered by phpBB © 2001, 2005 phpBB Group, modified by MAR
Inheritance free theme by spleen & Programosy

Regulamin